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一场跨越1500公里的“双向奔赴”

来源:头条 浏览:2次 时间:2025-09-07

南报网讯(通讯员王璐记者姜静)9月6日,南京农业大学迎新现场,上演了一场最美的双向奔赴。来自贵州的新生赵宁靖来报到了。而这一刻,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施雪钢等了整整10年。从为农、学农,到知农、爱农,这是一场跨越1500公里的“双向奔赴”。

“第一次见到赵宁靖和他的哥哥,两人有些腼腆,话不多,奖状却贴满了整面墙。”回忆起10年前的初遇,施雪钢记忆犹新。2015年8月,他作为南农挂职干部派驻贵州麻江县高枧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到岗后的首次留守儿童走访中,结识了赵宁靖一家。

父母远赴外省务工,年近七旬的奶奶在家带着两个八九岁的小孙子。“不能让孩子的未来被贫困困住。”此后,从村委会到赵宁靖家的800米山路,就成了施雪钢几乎每天必走的路。他还时常抽空给两个孩子辅导功课、教他们打羽毛球、学普通话,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有机会到南农来读书。“种子一旦种下,就在孩子们心中生根、萌芽。”在赵宁靖和哥哥赵宁笙心中,南京农业大学也成了他们最想去看一看的地方。

对于儿子的选择,赵宁靖的父亲赵祥榕非常开心。他曾是南农水稻团队重点帮扶的农户,如今已是当地有名的水稻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赵祥榕说,从“宁粳8号”到“宁香粳9号”,在南农专家团队的帮助下,他种植的水稻多次创下黔东南州的水稻高产纪录。“以前一亩收440公斤,现在能收700多公斤。”

“高考填志愿时,我只想来南农。”赵宁靖说,南农的水稻专家李刚华教授从2016年开始就给他爸爸做技术指导,在水稻栽培、病虫害防治方面遇到困难,他爸爸也经常请南农专家隔着屏幕远程“会诊”。“我家和我们村的日子越来越好,这些都离不开南农专家们的帮助。”对于植保专业的选择,赵宁靖很朴实又很真诚地说,“我希望爸爸的田里不再有虫害,也希望将来学成返乡,为家乡的农业发展尽一份力。”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说:“这是乡村与高校之间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我们会好好培养每一个孩子,不辜负家长的期望,不辜负国家的重托。”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