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朱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何洁
和爸爸妈妈在同一座城市、同一所高校、同一个专业读大学是什么感觉?和高中同班同学来到同一座城市,进入同一个学校甚至一个班,又是什么感觉?9月6日,南京工业大学新生报到现场迎来多对这样的新生。
夏心衍是今年南工大化工专业新生。而她的父亲和母亲分别于1995年和1997年考入南京化工大学(现合并组建为南京工业大学)化工专业。夏心衍的童年,常伴着父母的大学故事——城市风景、食堂饭菜、宿舍生活、上课时光。“每次听都觉得大学很有趣,悄悄盼着去他们上学的城市、上学的地方看看。”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藏着南工大的影子。他们格外重视夏心衍的实践能力,总是鼓励她跳出课堂。中学时,夏心衍常参与物理实验,认真记录数据:“他们总说‘动手做,比光看书重要’,后来我才知道,这和南工大注重实践的理念不谋而合。”
高考后填报志愿,她坚定地选择了南京,来南京工业大学读化工专业。
杜浚哲是南工大建筑学专业新生,他的父亲杜华翔是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合并组建为南京工业大学)1995级建筑学专业学生。童年时,杜浚哲常随爸爸去建筑设计院,看爸爸和他的同事在图纸上反复打磨细节。“爸爸说建筑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份精益求精的态度,点燃了他对建筑的热爱。高考后,他坚定选择了南工大建筑学专业。收到录取信息当晚,杜浚哲激动地说:“爸,我们成校友啦!”
以前看着爸爸设计的大楼,杜浚哲只能敬佩,现在他满怀期待,“我想未来自豪地对爸爸说,这楼是我设计的!”
同样觉得缘分很奇妙的,还有来自无锡的董时和陆迎盈以及来自睢宁的岳思怡和王帅,他们在高中时是同班同学。董时和陆迎盈来自无锡怀仁中学,即将在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2502班继续学习,而岳思怡和王帅则被南工大书院机器人拔尖2501班录取,即将开始新的大学生活。
“填报志愿时,南工大都是我们的首选。”董时说。“我很喜欢这个城市。”岳思怡说,报到时,学长学姐们各种贴心服务,让她觉得很温暖。更让她感动的是南京这座城市对新生的欢迎。当天,在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该校举行的“遇见宁·最美大学时光”全城迎新活动现场,一封由南京发出的城市录取通知书吸引了众多新生和家长前来打卡。“看到‘南京录取通知书’、看到那么靓的文创,感觉南京真是太有心了,这些让我瞬间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岳思怡说,未来4年,她会慢慢研读南京这座城市,去感受南京的文化气息和科技创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