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江城,华灯璀璨。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于9月12日晚在武汉汉口江滩盛大启幕。当烟花照亮江城夜空,当“数智编钟”奏响穿越千年乐章,开幕式如壮丽的史诗画卷在长江之畔徐徐展开。这场以“勇担支点建设使命 打造长江文化高地”为主题的文化盛宴,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河流,更是一条在文化符号体系中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江”。
以系统性的文化工程,推动长江完成从地理概念到文明象征的升华。艺术季精心策划了12项主体活动,“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荟萃近200件文物精品,系统串联长江流域文明发展历程;“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和“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展,用艺术语言诠释长江的自然美与人文韵……一系列深度文化活动相辅相成,通过从历史到当代、从物质到精神的全方位叙事,构建出一幅多层次、立体化的长江文化展示图景。让长江不再是地图上那条6300公里的蓝线,而升华为代表中华文明与大河文明的精神图腾。
符号化进程凸显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在文化层面,从曾侯乙编钟的千古绝响,到屈原《楚辞》的浪漫诗篇,再到毛泽东“万里长江横渡”的豪迈词章,这些深厚的荆楚文化元素通过艺术舞台被重新激活,打造出闪亮的“文化名片”,成为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在经济层面,去年艺术季开幕式当天,武汉两江四岸酒店、餐饮、游船市场供不应求,游客指数增长300.4%。文化符号正在转化为经济资本,为城市发展注入实实在在新动能。
文化盛事的根本,在于让艺术走出殿堂、融入寻常百姓家。正如艺术季秉持“树牢为民理念”,开幕式通过全媒体平台同步直播,从有限的现场活动转变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活动现场脍炙人口的长江流域民歌联唱融合神农架梆鼓、武当太极、土家歌舞等传统元素,让“草根声音”在宏大叙事中响亮绽放。本届活动新增4项顺应群众需求的项目,还将举办层出不穷的惠民演出、公益电影、作品展览、图书市集等活动,这种普惠性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成为家门口的艺术参与者、创造者。
艺术季的烟花终将散去,但文化长江的建设永不止步。从“地理长江”到“文化长江”的转型,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长远眼光,既要善用符号化手段传承文化、创造价值,又要让文化之根深植于长江的真实生态、历史与人民生活。正如“对话长江”学术交流活动所聚焦的,要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区域协同、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等议题,推动长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在对话中发展。
这场持续至10月30日的文化盛宴,不仅是打造长江文化高地的自觉行动,更是以文化力量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让我们共同守护这条滋养民族心灵、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长河,让母亲河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铖(武汉市硚口区“彩鸿硚”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刘文颖【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