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30岁男子急性心梗得了室壁瘤!医生8厘米切口破解生死危机

来源:头条 浏览:0次 时间:2025-09-1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

近日,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团队为一名年仅30岁患有“冠心病+心梗+左室室壁瘤”的患者成功实施小切口微创手术,不仅挽救年轻生命,更以微创小切口技术替代传统开胸手术,将术后疤痕从20余厘米缩短至8厘米,实现一台手术根治双重心脏病变的突破,排除了患者的“两大心病”。

室壁瘤是心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冠心病患者大面积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出现室壁扩张、变薄、收缩能力丧失,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瘢痕组织所替代,室壁变薄,在心室压力下,梗死区室壁向外膨出,在临床上该部位类似于向外膨出的瘤体,称之为室壁瘤。

半年前,张先生突发胸闷就医,确诊结果让他陷入绝望:不仅是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坏死的心肌已形成左室室壁瘤,心功能LVEF值仅37%(正常成人约50%~70%),随时可能因心力衰竭、再发心梗猝死。传统手术需在胸部正中劈开胸骨,做20厘米左右切口,术后不仅要面对漫长的胸骨愈合期,还可能留下终身疤痕。张先生年仅30岁,还未结婚成家,当医生提及传统治疗方案时,他一再犹豫,于是他辗转求医半年,迟迟未下定决心手术。

转机出现在张先生来到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后。针对他的苦恼和诉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凤玮教授、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吕振乾主任医师团队反复研讨,为其量身定制了“微创不停跳冠脉搭桥+室壁瘤折叠”联合方案。

该手术仅在左胸肋间做8~10厘米小切口,无需劈开胸骨,既避免了胸骨损伤带来的长期疼痛,又从根源上消除了“长疤痕”的顾虑;全程维持心脏自主跳动,无需体外循环辅助,最大程度减少了体外循环对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损伤,降低手术风险;借助术中超声精准定位室壁瘤范围,采用“三明治”法折叠缝合,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前降支血管重建,既确保血管通畅,又重塑心脏正常结构,手术时间较传统方式显著缩短。

3.5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让张先生深感意外的是,术后当天就拔除了气管插管,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复查显示,他的心功能 LVEF 值已提升至 55% 以上,恢复至正常水平。

看着左侧胸部仅有8厘米长的小疤痕,张先生难掩激动:“我之前想都不敢想,这么大的病能靠这么小的切口解决!不用劈胸骨、恢复这么快,还没留下难看的疤,青岛心血管病医院的团队,真是用最小的创伤,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希望!”

据介绍,微创搭桥保留胸骨完整性,避免术后胸部切口愈合不良、胸骨感染等并发症。通常患者术后1~2天即可下床活动,大幅缩短康复周期。手术切口藏于左侧胸部,疤痕不影响社交形象。

“数据显示,40岁以下心梗患者近5年增长20%。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胸痛胸闷、胸骨后压榨感;不明原因牙痛、胃痛、喉咙紧缩感、左肩放射痛;呼吸困难、冒冷汗;恶心、呕吐都是警示症状,专家强调:“年轻人严重心梗易猝死!出现症状需立即就诊,微创搭桥技术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