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南京:以城之名,向海外人才敞开怀抱

来源:头条 浏览:3次 时间:2025-09-11

南京:以城之名,向海外人才敞开怀抱

政策精准服务暖心,助力海外英才回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娇

9月8日22时,九龙湖国际企业总部园内一间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夏松涛专注地盯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他正在调试一段用于智能优化的算法——这是工业软件中典型的“卡脖子”难题。键盘敲击声在安静的实验室中有节奏地回响,他正将多年在工业软件开发领域积累的经验,用于智能制造的关键突破。

在全球人才流动浪潮中,南京正以越来越自信和开放的姿态,吸引着众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这座城市不仅用政策和环境“筑巢引凤”,更用诚意和服务“留凤长栖”。

南京天洑软件有限公司研发专家夏松涛曾任职于西门子美国研究院和Ansys公司,但他一直心系祖国制造业。“中国企业90%以上使用国外软件,我们为什么没有自己的软件?”这一问,叩击着他多年的职业理想。尽管早有回国意愿,生活顾虑却一度让他犹豫。转机出现在他对南京人才政策的深入了解:“从几年前开始,国家与南京陆续推出多项支持留学人员回国的政策,涵盖住房、子女教育等多个方面,真正为我们解除后顾之忧。”

2022年底,夏松涛毅然回国加入南京天洑软件,投身智能工业软件研发。更让他感受到南京诚意的是,回国不久他便成功入选重点人才计划,切实体验到“国家与城市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他特别提到,南京市、区两级政府提供的人才安居、研发补贴等“精准支持”,让像他这样的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攻坚“卡脖子”技术。

同样被南京政策与环境吸引的,还有南京凯奥思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徐。这位北京大学毕业、留美工作多年的统计学博士,2021年回国加入凯奥思担任副总经理,把美国高端制造业智能化经验带回国,服务中国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南京不仅产业政策好,服务更是到位。”徐徐感慨,“从人社部门的产研对接会,到政府对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人才引进配套,都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博爱之都对创业者的包容与助力。”凯奥思聚焦工业物联网,从预测性运维切入,逐步延伸至生产过程智能控制和决策,目前已与数十家行业头部企业开展合作,2024年营收增长率超50%,并逐步延伸至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徐徐认为,这类硬科技的成长离不开南京优良的产业生态和政府的高效服务。

两位海归人才不约而同地提到,南京在推进“智能制造”国家战略中扮演着先行者角色。无论是“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还是市级专项,如“研发补贴”“产研对接平台”,都系统性、多层次地覆盖了从个人发展到企业成长的全周期需求。政府不仅出政策,更做实服务,真正让人才“回得来、留得下、干得好”。

徐徐说,南京高校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尤其适合高端制造与软件领域创业者。“这里有人才底蕴,有应用场景,更有政府愿意倾听企业声音、快速响应需求。”凯奥思从钢铁行业突破,逐步复制经验至水泥、化工等多行业,南京为其提供了一个既有高度又接地气的创新创业大舞台。

“回国发展,是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在夏松涛看来,曾经的“中国制造”依赖西方技术,今天的“中国智造”正在构筑自主根基,“这份底气,既来自我们夜以继日的攻关,也来自政府搭建的坚实舞台。”

近年来,南京留学人才引进数量持续攀升,位居全省前列。9月20日,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将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这一盛会正是南京持续拓宽引才渠道、优化服务体系的有力见证,也为更多海外英才搭建了回到祖国、建功立业的宽阔平台。本次大会将组织1200多家用人单位,面向海归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青年人才,提供20000多个岗位。同时,将联合30多个城市和近百所国内知名高校开展现场招聘和政策推介,推动资源互通、人才共享。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