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中共党员,临沂市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外科中心副主任、儿外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好医生,临沂市优秀医师、临沂市卫生领军人才。
跨越国界续写沂蒙精神在非洲大地的生动实践
2018年6月,王一鸣随中国医疗队来到了坦桑尼亚姆贝亚大区转诊医院开始援外工作,这家医院是坦桑尼亚西南最大的医院,承担周边1000万人口的诊疗任务,但是医院技术水平和医疗条件却十分落后。但是作为沂蒙男儿,他没有退缩,更没有被困难吓倒。
他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从仓库修理出1套腔镜设备,开始帮助开展微创腹腔镜手术,其中微创儿童疝囊高位结扎术、隐睾下降固定术、胆总管囊肿根治术、胸腔镜手术等,均为坦桑尼亚首次开展。空气灌肠肠套叠复位术,使坦桑尼亚成为东非第一个不用手术便可治疗肠套叠的国家。2019年9月,科室收治了一例考虑先天性膈疝疾病的小男孩,王一鸣经过认真术前准备,在术中对患儿胸腔进行了反复清洗和引流,术后1周患儿肺部恢复正常。患儿家属感激地无以言表,只是一个劲地说着当地语言“Sawa china!”(中国真棒!)。
这样的故事在王一鸣援助坦桑尼亚期间还有很多,他用自己生动实际生动诠释什么是沂蒙精神,为祖国赢得了国际赞誉。
勇攀高峰开展更多先进技术造福广大沂蒙患儿
2020年回国后,王一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阅读文献、钻研业务、引进开展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被任命为儿外科医学中心副主任、儿外科一病区科主任之后,他带领团队吹响了向医学高科技领域进军的号角,并取得显著成就。积极开展了腹腔镜肾盂成形、气膀胱输尿管移植、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胸腔镜食道闭锁手术、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胸腔镜肺发育畸形切除术等4级手术,并不断完善,目前上述手术科室已可常规开展,让广大患儿不用东奔西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大医院的服务。
他积极开展新生儿技术,至今已为40多个低体重早产儿实施手术,最低体重仅900克,在山东省内新生儿外科位居第一梯队,成绩也得到业内认可,2025年王一鸣被评选为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新生外科学组委员。
同时,联合儿内科积极开展介入下脾动脉栓塞术,让患儿既能控制出血,又能保留脾脏,术后无需终身服药,目前已成功为18名患儿实施介入手术保住脾脏。
成功引进儿童输尿管软镜及硬镜,已成功为10余位儿童结石患儿进行内镜碎石,内镜碎石最小年龄仅1岁余。该项技术的开展,终结了长期以来沂蒙地区儿童肾结石病人需到国家级医院治疗的历史,也是全省唯一能开展此项技术的地市级医院儿外科。
今年开始带领团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技术,目前成为山东省第二家独立开展儿童机器人手术的科室,2025年已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位居省内前列。
作为科室主任,王一鸣积极派科室年轻业务骨干外出学习,科室已常规开展血管瘤的口服药物治疗,血管瘤介入治疗,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淋巴管瘤的介入治疗,目前其长期随访病人有几十例,效果良好,结束了儿童脉管畸形仅能手术切除的历史,步入微创治疗时代。
与护理团队密切合作,其护理专家门诊(儿童肠道管理门诊)是首家医护一体化儿童便秘和儿童肠道管理门诊,开设儿童肛肠动力和儿童大小便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是全市唯一一家能够开展儿童肛肠动力检查和生物反馈研究的科室,为巨结肠及肛肠相关疾病提供术前检测及术后康复治疗,极大改善了患儿的术后大小便控制能力。
作为沂蒙儿女,王一鸣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时刻牢记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竭尽全力为坦桑尼亚当地群众解除疾病痛苦,并带动坦桑尼亚小儿外科的跨越发展。回到家乡,他持续弘扬伟大的沂蒙精神,全面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造福广大患儿,展现了临医人的责任奉献和担当。
(临沂市人民医院)